『觀察隨筆』
蒙特梭利教育的目的不在於單純知識性給予,更重要的是在於協助生命的延展。
人格的建構在0-6歲是關鍵時期,心智發展也在這時候奠定日後基礎。如果在這發展階段,我們能夠給予孩子一個豐富、預備好的環境,允許他在裡面活動;從事各種領域的探索;給予他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;更重要的是,這預備環境裡的成人,能捨棄傳統權威式指導方式;捨棄控制孩子活動的管理方式。從旁協助孩子滿足自己的內在需求,他將會在這環境裡面,與他內在與生俱來的發展指引連結,逐漸依循著生命的驅動力,趨向蒙特梭利博士所認為的「正常化」。
在這環境裡面的指導者,必須每天細心的照料與維護環境,讓這環境每天都是整潔、有秩序、吸引孩子的。除此之外,指導者需要為孩子與環境所有的活動做為「溝通的橋樑」,精確的配合孩子發展的敏感期給予適切的工作。
指導者本身,在工作與非工作時間的身教、示範、一舉一動,也都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。切記在任何時刻,都要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孩子看。
最後,指導者必須發展出客觀、敏銳、深入的觀察能力,透過觀察孩子的外在活動,瞭解孩子的內在需求,我們才能正確、如實地回應孩子。
“Follow the Child.”我們唯有走在孩子的後面,才能看清楚孩子當下的位置、當下的發展情況。
我們要做的不是要帶領他;而是要讓他學習如何帶領自己。“We are here not to lead the child, but to help him lead his own life.”